财经聚焦|从广交会看外商在华支付便利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彼时的官方通报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也出现在了签约现场,但协鑫集团在上述合作中的身份并未明确,如今,谜底揭晓。
下一步,市供电公司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电力供得上、送得出。随着光照时间和强度的不断增长、增大,今年夏季光伏电站将迎来最佳发电时节,预计出力将会不断刷新纪录。
近年来,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提升电网消纳水平。截至目前,石家庄电网并网光伏电站已达61座,其中集中式48座,分布式13座。2022年,石家庄地区计划新增光伏项目22个,总容量接近192万千瓦。今年以来,光伏电站最大出力大幅增长。近日,石家庄电网光伏电站发电出力连续突破百万千瓦大关,占石家庄电网用电负荷超20%
近年来,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提升电网消纳水平。下一步,市供电公司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电力供得上、送得出。对于整个光伏浆料行业而言,专利战并不陌生。
外资退场之际,聚和股份快速碾压帝科股份,无论收入还是销售量已实现全面超越。某熟悉光伏银浆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行业已经逐渐演变成了聚和股份、贺利氏和帝科股份的主战场,而当前又以聚和股份表现最为强势。不仅如此,江苏索特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针对聚和股份名下8项发明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2021年6月底,江苏索特通过增资扩股已经发展成为包括上海并购基金、泰州索特、杭州源胤、富海卓越和史卫利等15家股东的实体公司。
考虑到昭荣化学在无铅化浆料方面的优势,聚和股份还于2021年6月与昭荣化学签订了《专利购买协议》,约定聚和股份向昭荣化学以400万美元购买与光伏银浆业务相关专利权利份额。而几乎同一时期,三星SDI光伏银浆业务板块对外出售的消息也在业内流出。
专利加持下,聚和股份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加速迈向资本市场的大门。2019年下半年,杜邦的Solamet业务被纳入非核心部门,并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提出出售目标,标的包括东莞杜邦100%股权以及全球其他与Solamet业务相关的知识产权、研发设备等资产及人员。江苏索特请求,判令聚和股份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发明专利的正银系列产品,并销毁专用于制造该类浆料产品的设备和相关模具;另外,赔偿原告上述两起诉讼案件的经济损失合计1.98亿元等。相比之下,帝科股份较早登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更有优势,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也就在这一年,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江苏索特一位股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聚和股份即使收购了三星SDI相关资产也绕不过原杜邦的专利,存在涉嫌专利侵权问题,关系到其经营可持续性。如果聚和股份实现上市,不仅可以打通融资渠道,改善现金流,也可以给客户一定账期,有利于抢占更多市场份额。2020年6月,帝科股份实现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被认为是中国首家光伏与半导体导电银浆上市公司。
杜邦的Solamet业务在光伏银浆发展史上扮演了开创先驱与技术引领者的角色,为整个光伏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悉,该交易于2021年6月底交割完成,作价1.9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若聚和股份实现上市,将给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其与帝科股份的厮杀大戏也将更为猛烈。以杜邦旗下的Solamet光伏银浆业务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凭借先发优势抢占了全球多数市场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从专利技术考量,这也是帝科股份收购江苏索特的重要原因之一。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帝科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99亿元、15.82亿元和28.14亿元,聚和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94亿元、25.03亿元和50.84亿元。但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刘海东签订了承诺书,内容关于后续所有专利纠纷假如涉及赔偿由其本人承担。聚和股份方面表示,若公司在上述诉讼中败诉,公司存在被认定为侵权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及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可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然而,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上述两家外资企业相继退出光伏银浆市场。一旦完成收购,这意味着帝科股份将持有江苏索特100%股权,并通过江苏索特拥有原杜邦旗下的Solamet光伏银浆业务。
但关于对杜邦与三星SDI的两项并购,业内一直有些疑惑,即收购价格一个花费1.9亿美元,一个仅花费800万美元,差距为何如此之大?而这也直接关系到杜邦与三星SDI的专利含金量问题,以及估值合理性。而聚和股份也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将三星SDI、无锡三星的光伏银浆生产相关专利和设备收入囊中。
市场空间萎缩和盈利水平滑坡,倒逼着外资企业做出战略调整。公开资料显示,国产正银(即光伏银浆主流形式)由2015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0年的50%左右。
然而,随着国产银浆企业的技术突破,以帝科股份、聚和股份、苏州晶银等为代表的企业迅速崛起,通过性价比、快速响应的服务机制,率先切入主流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国产银浆企业的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帝科股份公告称,江苏索特针对聚和股份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两起诉讼并获立案受理。
并且,其在玻璃、银粉和有机体三大体系方面均形成较为领先的核心技术,具有全面的专利布局。随后,到主流单晶时代,三星SDI又引入铅,仍绕不开原杜邦的铅-碲玻璃领域的专利。2020年9月,杜邦便邀请意向买方谈判,其中江苏索特股东组成的财团(含史卫利)是重要参与方。2011年以前,国内光伏银浆技术一直鲜有突破,主要依赖进口。
关于此专利战背后的竞争戏码,一位业内人士感慨道:三星SDI(光伏银浆业务)装进了聚和股份,杜邦(光伏银浆业务正要)装进帝科股份,两大国际巨头拿到钱撤退,剩下中国壳公司互掐。同期,在销售量上,帝科股份的电子材料(主要为光伏正银)销量分别为312吨、328吨和492吨,聚和股份的光伏正银销售量分别为209吨、500吨、944吨。
由于目前帝科股份正试图收购关联标的江苏索特,因此在外界看来,看似江苏索特与聚和股份之间的专利之争,实际上是两家国产光伏银浆龙头帝科股份和聚和股份竞争升级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与聚和股份对簿公堂的江苏索特正是竞争对手帝科股份(300842.SZ)的资产重组标的。
上述熟悉光伏银浆市场人士说。与很多产业类似,我国光伏银浆行业也经历了一个国资崛起、外资撤退的发展过程。
另外,竞争对手也试图通过无铅路线等研发路径避开专利制约,其中便包括三星SDI。这次购买涉及的资产系昭荣化学与贺利氏金属共有的23项专利权中昭荣化学拥有的51%的权利份额。多位业内人士曾向记者表示,三星SDI于2020年9~10月选择暂停国内的光伏银浆业务,江苏无锡的银浆车间也停止了生产。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称,上述专利纠纷涉及铅-碲化物玻璃领域的专利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江苏索特迅速运作了一项重大收购。老相识聚和股份被传是三星SDI光伏银浆业务相关资产的接盘方之一。
2020年,贺利氏、聚和股份、帝科股份、硕禾电子和杜邦在全球正银市场占比依次分列前五名。过去,杜邦与三星SDI、贺利氏和硕禾电子之间的专利战便时常曝出。
3月18日,光伏银浆企业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和股份)科创板首发过会。2021年9月,一场关于江苏索特和聚和股份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正式拉开帷幕